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用好总书记全国两会上指导的方法论(四)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胡梦雪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和经济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二者关乎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里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从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到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再到提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相融互促、相得益彰的发展之道提供了根本遵循。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落实和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许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安徽桐城,六尺巷里天地宽。一条长约百米、宽仅两米的小巷子,见证了300多年前一段你谦我让、以和为贵的佳话。古老的故事代代传唱,凝练为今天社区治理的“六尺巷调解法”。 今年的最高法报告提到,推广“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这一举措将礼让和谐的精神特质,融入社会治理工作方方面面,助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绵延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动中。厚重的精神文明积淀,必将凝聚起全民族团结一心的力量,为我们战胜前进路上一切困难提供强大支撑。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一部“悟空”游戏,带火多个打卡目的地;一部“哪吒”电影,全方位引发消费溢出效应;一枚“凤冠”文创冰箱贴,带动文创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全国各地的创新实践表明,传统文化以动态叙事融入当下生活,通过延伸“文化+”长链条,赋能形成新的消费内容、方式和场景,可以释放巨大增长潜能。 在5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中,“支持影视游戏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等融合式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发展”“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表述,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在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看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关键在于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精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转化活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验方式,实现“可亲近、能体验、想消费”。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颜值高、设计感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老百姓身边的“文化客厅”;家门口的“村晚”激活乡村文化的四季韵律;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出版物不断涌现,书香中国生生不息……推动优质文化产品直达基层,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14亿多中国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不能仅仅从经济数据、量化指标来衡量。在人的精神建设中加大‘投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资源,折射着发展理念的不断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永志表示。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当文化的力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中华大地,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向好齐头并进,必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天津 | 北京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两会频道 | 消防应急 | 运动竞技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新硬件时代 | 物联网 | 一带一路 | 粤港澳大湾区 | 雄安新区 | 会议专题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新疆建设兵团 | 科技工业 | 智慧城市 | 投资发展 | 脱贫攻坚 | 产业联盟 | 聚焦海外 | 网络金融 | 实业发展 | 科技创新 | 国际交流 | 互联网+ | 特色小镇 | 民政工会 |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用好总书记全国两会上指导的方法论(
时间:2025-03-10 18:32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施雨岑、胡梦雪 点击:
次
人文和经济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二者关乎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 总书记指导教育工作蕴含辩证法
- 下一篇: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巡礼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全国政协十四届三
东风浩荡,春潮奔涌。协商民主的光辉史册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用好总书记全国两
人文和经济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二者关乎历史发展、文明繁盛、人类进步。...
- 总书记指导教育工作蕴含辩证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0日上午在人民...
- 和合共生——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的中国智慧
泱泱中华,巍巍河山。这方水土涵养了中华民族开放自信、有容乃大的精神气度,承载着古...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9日就军队代表热议打好...
- 奏响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全国政协十四届三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