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探索>

自力更生不只是一种精神,更需要一种机制

时间:2014-08-03 21:19来源:新华网-思客 作者:未知 点击:
回到救灾上来,每一次灾后政府都号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实际上“自力更生”不只是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保障能人人出力、互相帮扶。

回到救灾上来,每一次灾后政府都号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实际上“自力更生”不只是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保障能人人出力、互相帮扶。

  对于台风,预防为主是人们的共识,但一场洗劫琼、桂、粤的“威马逊”刮过,就像大潮退去把没穿裤子的人晾在沙滩上,人们看到了对台风防范的种种破绽。有人质问为什么不能像美国人那样,比如在台风前截掉树枝、政府发布购物清单、提示紧急避险场地等等,这样的做法实行“拿来主义”就行了,难道做不到吗?

  中国对于引进,一直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有些做法可以拿来,有些拿得来却未必用得了。就说台风前的截断树枝,的确澳大利亚也好,加拿大、美国也好,都是这么干的,但在我们这里,如果你事前把枝繁叶茂的树枝截掉了,台风到时候拐个弯走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你就会被口水淹死,甚至会闹得舆情汹汹,要追究起下令截树者的责任来。当然经过这次“威马逊”,情况可能会好些,对于没派上用场的未雨绸缪,公众也许不再那么苛刻,轻巧而严厉地指责属于官僚和浪费。

  除了现在政府“动辄得咎”的舆论环境,公众的“生命意识”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台风前沿海都有“船进港,人上岸”的要求,但船进港容易,人却很难弄上岸。这次“威马逊”来前,我在一处码头看到,不仅渔船上的人不愿下来,还有人闹着要上去。2008年“黑格比”台风来时,当时预报也说是正面袭击北海——后来从旁边走了。那天夜里12点,港口的锚地还泊着好几艘船,被风掀得像荡秋千一样,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目瞪口呆。因为船上还有人,岸上的官员急得跳脚,下令海警出去把人捉回来,只是因为水位太低无法开船而作罢。

  实际上,历来台风到来时进港的渔船都要留人,他们根据风向不停地调舵,船才不致被台风吹翻——甚至在船舶避险的规程中也有这样的要求。有人会说怎么能连命都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问题是你认为“命”是青山,但对于渔民来说,那艘三四百万元的渔船才是他们的“青山”。谁也不想死,但他们心里有杆秤,自己的命远没有那条船值钱,所以“船在人在,船亡人亡”就成为他们的信念。而那样的规程,也是因为过去太穷,没法做到“生命高于一切”的缘故。

  生命本无价,却与物划等号,有“以人为本”的尺子来量,这有些悲哀。但“以人为本”是建立在财富基础上的,俗话说“光棍烂命一条”,人穷命就贱。前些年很多矿工每月挣一千几百元,甘心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干活。而从根本上说,“以人为本”需要靠社会制度保障,比如如果能普遍给渔船上保险,台风来时要他们离船上岸,他们才会真正把生命当作留住的青山。

  一项制度的建立,往往与文化有关。制度像不同的树种,要栽在合适的文化上,有些文化的水土可以长玫瑰,有的却只能长仙人掌。比如有人说国外的城市救援中心,雪灾来前给居民发放发电机、电筒、毛毯等,雪灾过后,人们就自觉地把这些东西送回来,包括剩余的食物。我不敢贸然认为彼地的这办法在此地行得通,因为国人对便宜“不沾白不沾”的心态,会使得成本高出不少,约2600年前晏子就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想想那些城市免费提供的自行车的命运就可想而知。能不能采取这种预防措施,建议不妨在电影院做个实验,在放立体电影之后,把守门口的撤了,看看有几个人会自愿把立体眼镜交回。

  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中国就不能搞事先防灾了?也不尽然,但前题是要认识到症结所在,得像鲁迅所说的,花大力气改造“国民性”。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形成了一种“牧羊文化”,独尊儒术的汉武帝设立的刺史,到王莽称帝时干脆称之为“州牧”,顾名思义,州官就是“放牛养羊的人”。百家争鸣,但每家在这一点上都差不多。管子有篇名作,题目就叫《牧民》;周公说要“敬德保民”,“惠民”、“裕民”;还有孔夫子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立足点都是“为民作主”,而不是通过建立某种机制“由民作主”。

  回到救灾上来,每一次灾后政府都号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实际上“自力更生”不只是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一种机制,保障能人人出力、互相帮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评论网网立场。)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