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地方>

基层新闻多 记者常来往

时间:2011-10-18 20:32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盛锋(浦江县委报道组):党报应该是舆论的引领者,不能回避社会热点,党报更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明确的指向,不仅要参与社会讨论,更有责任设置社会议题。此外,我们的报纸其实有一些很好的栏目,在地方上也很受欢迎,或许是因为热点变化太快,一些好栏目往往虎头蛇尾,

盛锋(浦江县委报道组):党报应该是舆论的引领者,不能回避社会热点,党报更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明确的指向,不仅要参与社会讨论,更有责任设置社会议题。此外,我们的报纸其实有一些很好的栏目,在地方上也很受欢迎,或许是因为热点变化太快,一些好栏目往往虎头蛇尾,很可惜的。

赵玉龙(富阳市委宣传部部长):我们一直是浙江日报最忠实的读者。这次浙报改版,我们有三个希望:一是希望浙报继续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尤其是与地方宣传部门、报道组的联系,把我们看作自己人,多指导、多沟通;二是希望浙报立足本省,多报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展;三是希望浙报多一些有高度、有观点,对地方发展指导性强的深度报道。

陈勇(宁海县新闻办主任):希望浙报继续加强县市工作性报道的力度,抓住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脚点,多反映一些各县市共性问题、做法,供兄弟县市借鉴。比如,浙报报道“浦江村干部不得承包本村项目”的做法,就在宁海引起了强烈反响,县委书记还专门批示相关部门到浦江考察、学习。像这样既有新闻性,又能指导基层工作的好新闻,希望浙报能多报道。

林国华(瑞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我对《浙江日报》有两个建议供参考。一是更多地反映基层县市区的一些好经验和做法,使这些报道成为浙报的一项主打特色;其次,可以加强基层民生方面的报道,多反映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增加报纸的可读性。

张洁(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姓“新”,求新永无止境。期待基层新闻多亮相;期待区域新闻更生动;期待报网互动零距离。

甘剑勇(长兴县委报道组):我觉得省委党报与各地报道组的关系还应更紧密,应将目前松散型的关系变成战略合作伙伴型。此外,报纸的编辑应对投稿作者多一点反馈意见中国评论网,比如对报道组提供的新闻线索或者稿件应该有一个答复,能用就用北京地方新闻,不用就提点建议和意见。还有,浙江日报可分期分批地举办一些小型的培训班,让报道组成员学到更多的东西。

徐祝安(开化县委报道组):希望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新闻扶持力度,紧贴这些地区的工作和发展态势,整合新闻资源,适时灵活开辟栏目、专题。同时,希望在更好的版面、更好的位置上宣传报道欠发达地区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亮点和困难,突出帮扶力度,使党报的新闻宣传成为促进当地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刘生国(普陀区六横镇):作为最基层的通讯员,老百姓遇到了疑难的事情,都要找我国内地方新闻,给他们写写报道向报社投诉。我记得有好多反映民生的稿件在《浙江日报》上刊出以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希望《浙江日报》恢复《读者之友》栏目,让广大基层百姓有更好的说话和倾诉的地方。

喻鸿彪(黄岩区委办副主任):希望浙报更注重基层、注重地方新闻南京地方新闻,报道的重心要再下沉,尤其是要更多地顾及县及县以下的基层一线党员读者。我们建议,一是报道切入口再小些,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切入,以小见大;二要平民化,要更突出大众情怀,更多关注底层群众;三要通俗化,话语表达要讲“普通话”,学术化的语言也要尽量表达得通俗易懂。

余彩龙(上虞市委报道组):希望浙江日报加强地方创新性工作的报道,建议开辟一定的栏目,以展示地方创新性工作的推介,进一步挖掘各地在具体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加大对基层文化、教育类的报道容量,浙江日报是全省性的党报,要放眼全省,不能将报道局限于大城市。

陈栋(庆元县委报道组):希望浙江日报能够多增加些针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策划,借助浙报的“智库”和“人脉”,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步伐。另外,浙江日报可否多增加各方面的联动。希望浙江日报多增加些活泼元素,培育个性栏目、个性记者、个性版面,善用“草根”记者,多给读者预留版面,让更多的读者能“亮相”党报。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