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糟糕,或者一味“贪玩淘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气势汹汹。对孩子不是臭骂不停,就是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甚至不让孩子“吃饭”或锁在屋里不许“出门”,基本成了“家常便饭”。在农村,还不免有“棍棒教育”的野蛮行为,弄得孩子整天胆战心惊、不知所措,从幼小的心灵里逐渐产生了对家长极力不满的“敌对情绪”,或者养成了“欺骗家长”的不良习惯,个别孩子还以“出走”或“轻生”的方式来威胁家长。上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实在令人遗憾和担忧。
然而,事实上,每个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但往往事与愿违。正是因为对孩子施教方面存在许多不正确的偏激做法,所以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笔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觉得对儿童施教有“五种类型”不可取!
一是行为“粗暴型”。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下降时,不是用温柔平和的态度,耐心帮助孩子认真查找原因,而是动不动就向孩子“发火”,轻则训斥痛骂一顿,重则大打出手一番,甚至采取其它野蛮“惩治办法”,使孩子心理压力较大,不仅对自己产生了“自卑感”,对父母和家庭也产生了“恐惧感”,导致孩子不愿意“回家”或“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失望“放弃型”。时常听到有些家长不负责任而灰心失望地说,我们孩子天生就是“蠢货”、“笨蛋”、不争气的“料儿”,交给幼儿园和学校“看管”吧,爱啥样儿就啥样儿,反正我们不抱多大希望了!致使孩子自幼产生了“反正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不管我,自己可以自由解放了”的消极心态。殊不知,孩子之错是大人之过。 三是活动“控制型”。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严格管控,“出门进学堂,放学入书房”;还有的家长晚上或双休日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硬逼着孩子去上名目繁多的培训班、补习班等,使孩子早出晚归,基本不见天日,没有活动的自由和空间;也有少数家长怕孩子贪玩儿,干脆“锁”在家里,实行“封闭式”的学习管理。使许多孩子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或“欺骗行为”。只要父母不在,家里几乎成了自由玩耍的“港湾”,不是乱打电话,就是看电视、玩儿电脑游戏等,自找乐趣。学习不认真、不刻苦,还养成了不说实话、欺骗父母的不良行为。 四是条件“满足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考试得分高,家长就高兴地不得了,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真是“要星星就不给月亮”。更有甚者,孩子本来不“需要”,家长偏要主动去“购买”。偏重以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上进”。例如,笔者的邻居有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只因三门课程考了第一,父母就带着孩子连续几次去市内的豪华饭店大吃二喝搞“祝贺”,还给孩子花掉几千元买了一部平板电动车。这就是典型的突出一例。还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长的“荣耀”的资本、脸上的“光彩”。所以常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只要学习好、有出息,就是要我们的‘命’也舍得给!” 五是老人“撑腰型”。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年轻的父母一旦管教、训斥孩子,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立马翻脸“拔刀相助”,不但不“配合”,反而还批评数落孩子父母不疼爱孩子。经常听到有些隔代人这样说:“孩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少管他(她),你们不也是我从小拉扯大的吗?”弄得孩子父母常常无可奈何。从而使孩子在家庭逐渐滋长了人人都要围着他(她)转的“小皇帝”心理和“中心地位”。 上述几种教育类型,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忧虑吗?众所周知,孩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改变传统庸俗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科学施教方法,努力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科学教育管理机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我们要按照国家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着眼入手,千方百计抓好儿童教育,使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成就中国梦”,名副其实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对儿童施教的“五种类型”不可取!
时间:2023-06-02 14:27来源:评论网 作者: 许贵元 点击:
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糟糕,或者一味“贪玩淘气”,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气势汹汹。对孩子不是臭骂不停,就是拳打脚踢、大打出手,甚至不让孩子“吃饭”或锁在屋里不许“出门”,基本成了“家常便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57425份“督促监护令”为涉案未成年人创造良好家庭成长环境
- 下一篇:没有了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对儿童施教的“五种类型”不可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年轻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考试成绩糟糕...
- 57425份“督促监护令”为涉案未成年人创造良
白皮书介绍,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规范适用“督促监护令...
- 拍案丨用法守护,用情救助……司法这样护航未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小家”的幸福和“大家”的...
- 温暖儿童心 关爱护成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关爱儿童特别是生活困境的儿童,让他(...
- 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座谈会在京召开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座谈会11日在北京召开...
-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加强困难妇女权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与修订草案二审稿相比,...
- 对儿童施教的“五种类型”不可取!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