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研讨>

“扶贫”不是“扶众”

时间:2018-01-02 15:27来源:评论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反面典型警示我们: “扶贫”不是“扶众”;“帮扶”不是“帮富”;而是让“贫者”脱贫;让“困者”解困,促进平衡发展,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最近,媒体上连续披露曝光了扶贫领域的种种乱象。有的滥用职权、截留扶贫资金、挪作他用;有的搞“平均分配”、一发了之、人人受惠;有的公开造假、虚报冒领、骗取资金;有的搞“纸上脱贫”、“虚假脱贫”和“数字摘帽”。有的把有车、有钱、有楼房的“富裕户”,也列入帮扶的“贫困户”。但普遍存有共性的问题是,把扶贫资金“平均分配、人人受惠”。认为采取这种办法,群众工作好做,避免你争我斗、村官也弄个“一身轻”。其实,这种做法是公然违反国家政策规定,也是对扶贫工作极不负责、重演“错误担当”的闹剧和悲剧。 知错不改、明知故犯,必然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据12月27日出版的《成都商报》报道,四川省阿坝县雄哇村就是典型的一例。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将国家拨付的57.6万元的扶贫资金,以每人537元的标准平均分给了全村1072名村民。之后,又伪造贫困人员的签名上报给乡政府。近日被四川阿坝县人民法院以滥用职权罪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三年。
     反面典型警示我们: “扶贫”不是“扶众”;“帮扶”不是“帮富”;而是让“贫者”脱贫;让“困者”解困,促进平衡发展,在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如今,群众最痛恨的是腐败,扶贫领域的腐败更令人触目惊心、乱象种种。 严厉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党中央早就下了磐石般的决心和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中纪委日前专门下发通知,未来3年专项治理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并把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摘帽等问题列为治理重点。 扶贫攻坚、脱贫攻坚是全国的大局,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是全党全国全民的意志、愿望和期盼。决不允许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各种腐败现象“搅局”。实践证明,各级干部作风好,扶贫才能搞得好。利剑高悬斩腐败,扶贫进展才顺快。对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我们不可熟视无睹、任其蔓延和反弹回潮。要坚持持续加压、露头就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查一件、警示一片,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精准发力、科学有序的良好扶贫氛围,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