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题:中央部委密集开会,这份2023“民生清单”将如何影响你我?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期,中央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密集召开,各部门有关负责人集中发声,一系列政策陆续发布。“新华视点”记者梳理了多个领域2023年聚焦民生关切的重要举措。 就业: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将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支持。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支持零工市场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继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1月11日,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查看招聘信息。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人社部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对未就业毕业生实施服务攻坚,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同时深化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失业青年尽快融入市场。 针对农民工就业,今年人社部将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健全劳务协作机制,打造一批劳务品牌。 财政部门也将统筹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物价:守稳护牢百姓“米袋子”“菜篮子” 物价稳,民心暖。百姓开门七件事,每件都与价格密切相关。 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落实中央部署,统筹做好保供稳价,守稳护牢百姓“米袋子”“菜篮子”。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和猪肉储备调节。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医保: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 2023年医保改革将有哪些“大动作”?1月12日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给出答案。 为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2023年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450个。同时,引导新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 会议也要求,切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减轻救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 此外,将进一步扩大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推进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有效的独立筹资机制和监管机制,健全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体系。 教育:继续突出抓“双减”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2022年8月10日,湖州市吴兴实验小学的学生把做好的扎染作品挂在教室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基础教育方面,“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成为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突出“普惠发展”,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高中阶段学校突出“多样化”。教育部也强调,2023年要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会议提出,要采取多种措施,让职业教育早期分流的学生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设计获得“回流”可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多次选择、终身学习、多样化成才。 为解决高校“大而全”“同质化”等问题,会议还要求加快探索高校分类管理评价机制改革,引导高校在不同“赛道”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住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支持住房改善,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是2023年房地产工作的重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对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对购买三套以上住房,原则上不支持。同时,将加大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市场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更好地安居,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同时,也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着力化解房企风险;努力提升品质、建设好房子,为老房子“治病”,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养老、保险三项制度;合力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近期,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推出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结构性工具,有助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养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调查显示,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首选。2023年,民政部将联合财政部继续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支持一批项目地区建设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20万人次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方面,民政部将于2023年编制发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通过对服务内容、流程、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规范,提升服务质量。 此外,还将研究制定推动家庭养老床位规范发展的相关文件,将专业照护与远程支持、智能辅助等手段有机结合,使失能老年人居家就能享受“类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 兜底保障: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2023年,民政部将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截至2022年10月底,我国有4017.7万人纳入城乡低保。新的一年,民政部将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扩围增效,加强对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的专项救助,做好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此外,民政部将全面落实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政策,为临时遇困群众申请救助提供便利。 在就业兜底帮扶方面,人社部表示,将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强化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及时兑现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加强生活救助与就业促进协同。 财政部提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2023年将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消费:鼓励住房、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恢复;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拓展购物体验。 商务部将继续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促进餐饮、住宿等行业恢复发展。 在进一步恢复和激活消费场景方面,商务部近日公布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2023年要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同时,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乡村: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 2023年,农业农村部将在加快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民消费潜力方面拿出更多实招硬招。 农业农村部将从供给端和流通渠道发力,推动各地扩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硬设施、优化软环境。 在乡村建设方面,值得期待的是,将布局建设一批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和大型冷链物流基地,优先建设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 文旅:推动露营、康养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新年伊始,北戴河等15家旅游度假区被新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许多人已将旅行提上日程。
游客在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内游览(1月14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2023年,文旅部门将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评定复核;推出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统筹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动露营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健康发展。 此外,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建立年度优秀作品推荐机制,构建艺术传播推广体系。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深化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深入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记者:舒静、高蕾、徐壮、彭韵佳、姜琳、谢希瑶、吴雨、于文静、王优玲、申铖、潘洁)
(责任编辑:佚名) |
高层论坛 | 省部长论坛 | 理论探索 | 强国论坛 | 党政建设 | 政策研究 | 军事纵横 | 区域发展 | 风云人物 | 时事观察 | 小康中国 | 海峡两岸 | 艺术纵横 | 文明时代 | 本站专访 | 房地产风云 | 外商投资 | 企业风云 | 城市评论 | 新闻评论 | 经济评论 | 时政论坛 | 国际论坛 | 民生论坛 | 深度看点 | 财经论坛 | 教育留学 | 传统文化 | 科技探索 | 母婴保健 | 征婚交友 | 时尚购物 | 评论电视 | 评论电台 | 民风民俗 | 国学儒风 | 妇女儿童 | 糖酒文化 | 航空航天 | 中评音乐 | IT数码 | 美食频道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云南 | 辽宁 | 黑龙江 | 湖南 | 安徽 | 山东 | 新疆 | 江苏 | 浙江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甘肃 | 山西 | 内蒙 | 吉林 | 福建 | 贵州 | 广东 | 青海 | 西藏 | 四川 | 宁夏 | 海南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陕西 | 运动竞技 | 新硬件时代 | 消防应急 | 雄安新区 | 粤港澳大湾区 | 一带一路 | 物联网 | 欧洲频道 | 非洲频道 | 亚太聚焦 | 两会频道 | 澳洲频道 | 国际经济 | 美洲频道 | 财富领袖 | 晚霞溢彩 | 人社保障 | 特色小镇 | 互联网+ | 国际交流 | 科技创新 | 实业发展 | 网络金融 | 产业联盟 | 脱贫攻坚 | 投资发展 | 智慧城市 | 科技工业 | 会议专题 | 聚焦海外 | 新疆建设兵团 | 民政工会 |
中央部委密集开会 这份“民生清单”将如何影响你我
时间:2023-01-17 11:52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视点”记者 点击:
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将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支持。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支持零工市场建设,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继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组工干部:笃定初心勇毅前行
- 下一篇:全力保稳提质——从地方两会看稳外贸新空间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 精彩文章
-
- 全力保稳提质——从地方两会看稳外贸新空间
稳外贸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
- 中央部委密集开会 这份“民生清单”将如何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将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
- @组工干部:笃定初心勇毅前行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方可披荆斩棘。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提升党性修养...
- 精准防控,更要做到“三多”
科学精准有效做好防控疫情,不折不扣地把二十条优化调整措施和更加具体化、操作性强的...
- 继承遗志勇毅笃行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 接过红旗渠精神“接力棒”踏上新征程
戴上头盔,穿上救生服,整理好工具,骑上摩托车,张学义和同事结伴开始了一天的巡渠工...
- 全力保稳提质——从地方两会看稳外贸新空间
- 中央文献网
- 中国全国人大
- 中央统战部
- 中共中央党校
- 毛主席纪念堂
- 邓小平纪念馆
- 中国台湾网
- 中央档案馆
- 中央综治委
- 中央编制办
- 中国全国政协
- 最高人民法院
- 全国最高检
- 解放日报网
- 中国外交部
- 中国国防部
- 中共青年团
- 国家发改委
- 中国教育部
- 中国科技部
- 中国工信部
- 中国国家民委
- 中国公安部
- 中国监察部
- 中国民政部
- 中国司法部
- 中国社保部
- 中国国土部
- 中国环保部
- 中国住建部
- 中国交通部
- 中国铁道部
- 中国水利部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商务部
- 中国文化部
- 中国卫生部
- 国务院法制办
- 国务院新闻办
- 国务院扶贫办
- 国务院国资委
- 国家防腐局
- 中国人民网
- 中国新华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网网站
- 中国光明网
- 中国日报网
- 美国美联社
- 俄通社塔斯社
- 法国新闻社
- 中国新闻网
- 中央联络部
- 紫 光 阁
- 中纪委监察部
- 路透社中文网
- 京东商城网
- 英国国通社
评论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pinglun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1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京ICP备170627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