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脱贫机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

时间:2018-09-03 12:25来源:评论网 作者:周露 点击:
2018年8月1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未来3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反复强调,如何能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脱
      2018年8月19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未来3年,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反复强调,如何能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实现一个地区的彻底脱贫,而非仅仅阶段性脱贫,必须要建立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
    建立可持续脱贫制度要找准致贫核心成因。有些区域贫困是因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例如自然灾害频发、地理位置偏僻、资源匮乏;有些区域贫困是因为长期封闭,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现代文明程度低,传统封建思想犹存;有些区域贫困是因为产业发展欠基础,产业发展单一,产业看天吃饭,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等等。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封闭,区域就业机会渺小,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溢,留守村落的往往是一些没有劳动能力、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残疾人、老年人、儿童,这些特殊贫困人群没有或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伴随资源的日渐匮乏,气候环境的日渐恶劣等不利因素,导致贫困程度日渐加剧,这种闭环式的恶性循环,导致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艰巨、任务繁重。
    建立可持续脱贫制度要着力抑制新的贫困产生。教育脱贫是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进一步降低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辍学率,让贫困区域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拥有日后就业的基本能力素质,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
    建立可持续脱贫制度要着力让劳动力主动回流。两大举措保障劳动力回流。一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贫困区域特别是深度贫困区域往往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严重滞后,道路交通、通信设施、教育培训、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都存在不少短板,导致发展缺乏“基础条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建设攻坚,加快实施深度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工程。加强深度贫困区域的电网建设,加快解决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质量偏低等问题。二是创造就业岗位,《指导意见》创新提出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推进生态保护扶贫行动,到2020年新增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岗位40万个。新增劳动岗位让劳动力愿意主动就近择业,带动家庭脱贫。
    建立可持续脱贫制度要着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除了由政府行为提供就业机会,贫困区域还应该加强区域内生动力,重视发展贫困区域特色产业建设,不求一味扩大规模,由政府牵头,重视探索市场需求,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寻求当地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的平衡点,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是可持续脱贫制度的关键内生动力。
    建立可持续脱贫制度还需要保障性扶贫兜底一批。国务院扶贫办的资料显示,在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没有劳动能力、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病人、残疾人、老年人等这些特殊贫困人群占比最大,需要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为这部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