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论>调查>

扶贫考评督导要“减”更要“实而准”

时间:2017-09-18 11:18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林灏先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愚公移山志,下足精准“绣花”功,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戮力同心攻坚拔寨,使中国率先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近5年来,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
      自从扶贫领域狠刹形式主义歪风以来,填表报数、迎评迎检的频次减少了,基层干部投入脱贫攻坚的精力更多了。然而,考评督导少了,并不等于工作的标准可以降低了。一方面,扶真贫、真扶贫,这个考核实质永远不会变;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满意是一切检查的重心所在。(9月16日 《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立下愚公移山志,下足精准“绣花”功,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戮力同心攻坚拔寨,使中国率先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近5年来,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累计脱贫5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扶贫考评督导方面,数据统计是紧锣密鼓不厌其烦,检查考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络绎不绝,有关部门“九龙治水”推动扶贫工作的同时,无形中却牵扯了扶贫一线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挤压出一些扶贫“急躁症”“大跃进”出来。随着扶贫领域形式主义之风整治工作的开展,扶贫考评督导“量”上得以压减,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质”和“效”的问题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扶贫考评督导频次过多、蜂拥而上,显而易见不可取,但一味地“为了减而减”,势必也会让扶贫工作因为缺少了有效监管,而松了劲、泄了气,甚至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当前,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剩余的时间十分有限、非常宝贵。扶贫考评督导在力减“强度”的同时,必须要大增“精度”,这样才能有助于推动扶贫工作及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求扶贫考评督导始终聚焦既是脱贫攻坚对象,更是脱贫致富主体的贫困群众,以他们是否能够融入其中、是否满意扶贫工作、是否认账脱贫结果为唯一的根本的评判标准,这样才能确保评得“实”、督得“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工作到底好不好,贫困群众最有发言权。各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骨干下派、资金使用、扶贫举措等是不是因人因地量体裁衣、出实招见真章,是区别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条分缕析发展路径,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轰轰烈烈走过场”;是为群众栽下“摇钱树”、养上“下蛋鸡”就万事大吉,还是扶贫扶志更扶智,为群众留下永不离开的“扶贫工作组”,当地贫困群众身处其中是看在眼里、挂在心上,感触最深的。
      因此,扶贫考评督导在检查考核标准、工作方式方法、结果评估认定等方面,都应当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来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坚决摈弃以会议多少“论英雄”、以迎检资料厚薄“论长短”等“一刀切”式片面做法,才能发现总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才能确保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实处、扶出实效,而不是“捡进篮子都是菜”、“扶”与“被扶”两张皮。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