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理论时评>

厚植文明根脉,铸魂乡村振兴

时间:2023-09-13 15:49来源:中国评论网 作者:詹悦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源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立根,焕发乡风民风“新气象”。中国有着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其中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深入探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乡村中不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要移风易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将移风易俗纳入了工作内容: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移风易俗就是以破除陈规陋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社会新风为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中焕发风清气正的“新气象”。所以,只有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赓续不绝,文明乡风才能吹在希望的田野上。文化赋能,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乡村文化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因地制宜,盘活乡村文化资源。将乡村文化与旅游进行双向深度融合,以文化引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好乡村的历史文化,依法保护和利用乡村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传承乡村手工艺,通过优化和创新,推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产品,让传统产业打开现代市场。重拾乡村文化自信,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化铸魂,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乡村是农民的乡村,要以农民为主体来讲乡村故事,提高乡村文化感召力,增强农民集体认同感,以文化铸乡村之魂。文化不仅能带来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源,更能为农民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具有春风化雨的作用,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这种精神力量是农民投身乡村建设的动力,能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对未来的乡村新生活充满信心。同时,农民也是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受益者。引导动员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是在反哺和丰富乡村文化。这也能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觉与主体意识,增强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内生动力,让农民用双手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