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营造放心消费农村市场环境

时间:2022-03-11 17:12来源:评论网 作者:奚居辉 点击:
打假治劣,在城市可以说开展得轰轰烈烈,已成为常态性工作,且取得了明显实效,广大城市消费者意识不断增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然而,在城市打假高压态势震慑下,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却纷纷流向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在坑害着农民,损害着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利益。

       

据报道,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此次打假专项行动,把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作为重点。

打假治劣,在城市可以说开展得轰轰烈烈,已成为常态性工作,且取得了明显实效,广大城市消费者意识不断增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然而,在城市打假高压态势震慑下,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却纷纷流向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在坑害着农民,损害着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利益。

  农村市场,繁星点点,规模不大,尤其是代销店,村村都有,到处可见。这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丰富了农村市场,而且也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给打假治劣工作增加了难度。据许多农民朋友反映,在乡村集市、代销店里出售的食品、饮料、烟酒及日用品中,假冒伪劣商品占相当大的比重,至于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假饲料等则更为严重。这些伪劣商品绝大部分来自黑市,有的是某些个体户非法生产。现正,随着农村大批劳力的外出,留守在家的绝大多数是年老体弱和妇孺,他们缺乏防伪识别能力,维权意识又不强,受骗上当后,有的不知不觉,有的忍气吞声。这些假冒伪劣商品,使广大农村消费者轻则利益受损,买不到价实货真的商品;重则有碍身体健康,甚至是延误了农时。不可否认,有关部门虽也经常深入到农村进行检查,但由于农村市场的灵活性和隐蔽性较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彻底整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居住人口虽大幅度下降,但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仍有40.42%的农民生活在农村,而每年在两节期间,一些居住在城市的人绝大多数要返乡过节,这样,“两节”期间在农村生活的人将达到近9亿。由此可知,在我国“两节”消费领域中,农村消费者占大半个天下。因此,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打假力度,保护好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他们高高兴兴的欢度“两节”,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构建竞争有序、公平公正、诚信守法、放心消费的农村市场环境,窃以为,需多管齐下。

一是加大防伪治劣工作宣传力度。通过举办防伪知识讲座,张贴防伪标示挂图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等形式,提高广大农村消费者鉴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增强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意识,筑牢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防线。

二是从源头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公安、工商等部门要联手出击,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诚信的制售假冒伪劣者予以严厉打击,绝不心慈手软,从源头上切断假冒伪劣商品的传播。

三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诚信、合法经营者予以授牌奖励,并大力宣传。设立打假治劣举报热线,建立打假治劣信息员,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要重罚,公开曝光,使假冒伪劣商品无立足之地,违法经营者无生存之机。

农村消费市场关联着大民生。“两节”临近,望各地在此次开展的元旦春节打假专项行动中,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全民行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重拳出击。真正营造出一个“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农村经营消费市场环境,使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无藏身之处。(奚居辉)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