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论坛>

网络流行语风行全国

时间:2024-03-23 21:09来源:评论网 作者:黄石山博士 点击: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网络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网络时代有着不同的网络流行语,而不同的网络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网络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网络时代有着不同的网络流行语,而不同的网络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正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网络流行语,可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使我们形成对网络文化和网络符号的深刻认识,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
         
        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为我们提供了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新工具。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思想、新事物,而网络流行语正是这些新思想、新事物最好的见证。可以说,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中,还没有哪一个时期能够涌现出这么多的网络流行语,那么集中、大量地丰富了现代汉语尤其汉语词汇。
        网络流行语来自亚文化的网络语言,而网络语言的诞生、形成和发展,拓展了人们语言生活的空间,并提供了语言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选择,还推动了新时期汉语的进化和发展。所以,网络语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网络文化的表征;它的出现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涵和形式,它的发展建构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随着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网络语言学随之而生;这门学科的概念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首先提出的。
       网民尤其青少年网民是社交媒体最忠实的使用者,也是网络游戏、网络学习、网络购物的重要用户群。互联网是个性化、平民化、生活化的空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个性灵活地使用语言,从而使网络流行语呈现出求新、求变、求简、求快的特征和特殊的修辞方式。另外,作为一种日常语言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自身也会在社会交往中迭代,大多数流行语会脱落、转世,少部分会进入主流文化的话语系统,成为人际交往常用语。
       例如,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言“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他们把这一事件看成是网络语言被认可的一个大事件。“给力”从最初的“火星文”到如今的流行语,可见它越来越被大众接纳。网络语言已不再属于小众语言,而变成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已有少量网络语言被词典收录,然而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期待着大部分网络语言正式“转正”的那一天。
        又如,前几年十分火爆的“皮皮虾我们走”:经过各大网红和其他网民的传播,没想到这个语句一下走红,还衍生出不少表情符号。又如,火爆的“割韭菜”:比喻行业老手通过不正当手段对新手进行收割,赚取利益。它们的“命运”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是,如“吐槽”“逆行者”“直播带货”等,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公共语言,它们完成了从亚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型的过程,丰富和推动了我国社会语言的发展和进化。
       网络流行语符合网民尤其青少年网民追求“新”“奇”“特”的天性,通过网络的交流互动,他们在各自圈层中形成独特的话语和符号体系,以寻找表达的自由感和同类归属感。其实网络流行语有正向和负向的多元存在形式,大多新鲜、有趣,但是也有不少语言存在表达不规范、具有低俗性和冒犯性等不良导向的特点。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有关主管部门对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正向引导,对网络环境进行科学的监管。
       有关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有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7%。在这种情形下,网络流行语在全国上下都流行;它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在语言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前景获专家学者普遍看好。毫无疑问,网络流行语将促进语言学自身学科体系的完善与理论的发展,并将有助于提高语言学在整个科学系统中的地位;它的研究将对社会生活实践,尤其是网络语言运用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文/黄石山(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人文科学学部)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