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农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创造好环境

时间:2024-12-24 20:46来源:中评网 作者:许贵元 点击: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为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为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为支持“新农人”返乡创业、振兴产业、带动就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鼓励政策和规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业科技人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新农人”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技术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周期短,形式比较单一;有的地方根本不组织必要的培训,习惯于凭“老经验”和“传统技术”,缺乏先进的科学技能;新农人“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园区配套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特别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等困难急需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该从以下方面着眼入手,坚持多措并举,为“新农人”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环境,让他们激情满满地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他们“一技之长”和“一专多能”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首先为“新农人”搭建施展才干的用武平台。要从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建设着眼入手,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紧密围绕乡村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诸如林果业、手工业、中草药业、非遗传承业、旅游业等,打造平台和载体。有条件的地区,要着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坚持科技驱动,倾力抓好好产品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同时,要加大有效投入力度,重点引进特色产业项目和创新创业人才。加强新农人“创业园”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配套系列配套服务体系,努力打造“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人才主体”等多元模式的发展联合体,让更多“新农人”走上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发展之路。
其次培养一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带头人”。要坚持政策导向,激活人才引擎,活化人才机制,让返乡创业的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育得强、用得好,使更多的回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以及农民企业家等,切实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带头人”。同时,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新农人”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有劲头、有盼头。在“新农人”的带动影响下,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应有的贡献。
三是采用多种灵活形式,组织好专业技能培训。要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培训效果和质量,充分发挥本地高校、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运营的创新创业“带头人”和一大批“新型农民”。可组织乡村CEO培训班,设置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培训教材和课程,经常聘请相关专家教授,举办农技讲座、开办“农民夜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庭院”进行现场指导,面对面传授,让更多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本领,从而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加快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