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写“红灯停、绿灯行” 这个方法我看行
有人用“中国式过马路”来形容这种闯红灯现象,这种胡乱贴“中国式”标签的方式未必妥当,但扎堆违法过马路的问题却值得直面。很多时候,事故就是这么发生的。
“其实做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遵守交通规则,减少意外的发生。”吉学峰负责过鼓楼十字路口和平阳南街五一路口,他说因为自己的管理是出了名的严格,一些行人看到他都会自觉不少。“这样的方法在执行中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的行人,但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会坚持下去。”
面对行人违法的普遍现象,面对基本规则意识都不存在的那些行人,确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促其警醒起来。否则,行人之随意穿行,只会让城市文明大失水准,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代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存,在同一座城市行走,各安其道,各守其则,是应该建树和形成的最起码共识。形成规则意识,首先就在于建树一种对规则的敬畏感、尊重感。没有敬畏,往往也没有尊重。这种敬畏感的形成,有很多办法,彰显规则的刚性就是最有效的办法,这种刚性就是执法之严,其严就在于破除法不责众的怪论。处罚,则是严格执法、促使规则意识形成的有力之举。
这样的惩罚,看上去有些不够严厉,但是却时刻着提醒着人们应该这样做,要这样做!尽管在律师看来“做法欠妥”,但抄写这种形式却比举小黄旗、写检查等更能被市民所认可。从市民和网民反响来看,温情式执法更容易被人接受,从而起到“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目,我们该为这样的交警手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