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技>聚焦>

记美籍华人北京全景赛斯科技公司董事长陈忠苏博士

时间:2011-10-15 02:5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作为一名从事科技工作的美籍华人——陈忠苏特别崇拜中国提出的科技兴国战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他在海外潜心学习攻关了许多年之后,又随中国“引进人才计划”重返故里做贡献。现在,他已在科教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业绩。 出国留学,十年磨一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

作为一名从事科技工作的美籍华人——陈忠苏特别崇拜中国提出的科技兴国战略。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他在海外潜心学习攻关了许多年之后新科技知识,又随中国“引进人才计划”重返故里做贡献。现在,他已在科教创新领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业绩。 出国留学,十年磨一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那时候很多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媒体也跟随领导人出发并对西方国家做了大量的报导,使全国人民从媒体上了解到了西方的国家科学先进性,发达的经济,远远地高于国内的人民生活水平。这对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学生。同时国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号召全国科技教育界向先进国家学习新科技,鼓励留学。从而产生了第一批留学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的那批留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留学报国”的理念成为那一代留学生的普遍共识。 “当时媒体大量报道杨振宁,李政道等科学家的事迹做了大量报道,这就对我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影响,非常希望能够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理念,报效祖国。”陈忠苏介绍说。 1981年3月武汉日新科技, 17岁的陈忠苏,带着仅有的200美元,踏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开始了留学之旅。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所见所听使他“留学报国”的决心更加坚定。 “从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出来,看到一排排的汽车一望无际,之后就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跑,再后看到曼哈顿一片片的高楼大厦和24小时的电视节目。那种美国的经济发达对心理冲击,完全跟电视上看到感觉完全不一样。”陈忠苏回忆起当年心情,还是印象颇深,“ 我的最大感触是中国的经济太落后了,美国经济太发达了。希望中国经济也有一天能达到那样的水平,而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出一份力。” 刚到美国的陈忠苏,过的并不顺利。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新科技产品,为了尽快融入当地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为了生存下去,陈忠苏边打工边补习语言。通过几年的辛苦积累,陈忠苏先后在佩斯大学获理学学士、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工程硕士、在史蒂芬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以出色的学业和优异的工作成绩,很快就加入了美国国籍走进美国主流社会。到美国十年之后,27岁的陈忠苏当上了纽约市经济发展总署信息处处长。此后,他一直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和IT行业工作,成为一位著名的旅美金融科技专家。 报国有门,夙愿成真 2001年,旅美已20年的陈忠苏博士因其的专业背景以及在华尔街丰富的工作经验,被国家专家局召回中国,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所”)副总工程师,负责建设新一代交易系统。 上证所的新一代交易系统是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技术系统建设工程,耗资四亿多人民币,系统的成功上线为中国证券行业应对国际化竞争创造了重要“武器”。陈忠苏需要从零开始,建立起一支几十人的技术团队,全面负责立项、策划、组织、设计、管理上证所的新一代系统开发项目的具体实施。该项目的使命除了对上证所的交易系统更新换代外,还肩负着促进和引导整个交易所的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项目的范围涉及到交易所的所有部门和高层领导的重大决策。 谈到当时接受上交所系统开发工作的原因,陈忠苏颇感机遇来的及时。“ 当时促使我回来有三个原因,第一在国外时间太长,想回家的感觉越来越强,而且当时出去就是怀抱‘报国’的理想,当时就非常想回来体验国内工作和事业环境;第二个就是从事业发展角度,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很像我在国外了解到的日本60年代和台湾、韩国70年代经济大发展之初轨迹。我当时判断今后若干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会有大的发展机会中国评论网,这就会给个人事业带来各种各样发展机会;第三是国内给予我这个工作机会非常好。在2000年上交所技术系统出了多次故障,证监会和上上交所急于在国外找人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当上交所在美国找到我并邀请我回来作技术交流后,我发现美国积累的多年到IT工作经验,刚好在这个地方全部能派上用 (责任编辑:佚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