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写好干部教育培训“实”字注脚

时间:2025-09-30  来源:评论网  作者:周涛  点击:0
干部教育培训,锻造的是执政骨干,夯实的是事业基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个“实”字,在精准施训、实践转化和效果评估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教育培训,锻造的是执政骨干,夯实的是事业基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唯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个“实”字,在精准施训、实践转化和效果评估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干部教育培训切忌“一锅煮”。不同领域、层级、阶段的干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短板弱项各不相同,其培训需求自然存在显著差异。若习惯于“上下一般粗”的通用课程,就会出现“学非所愿、训非所需”的错位,导致培训资源浪费与学习动力衰减。新时代的干部培训,必须告别“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要像“点菜”一样,深入调研摸底,找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平衡点”,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定制个性化“学习套餐”。对于经济发展一线的干部,着重强化现代产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专业训练;对于基层治理骨干,突出群众工作、应急处突、矛盾纠纷化解等实战本领;对于年轻干部,则加强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廉政教育的淬炼。唯有精准对接,方能供给对路,真正为干部补齐能力短板、克服“本领恐慌”。     干部教育培训最忌“两张皮”。干部培训如果局限于课堂讲授、理论灌输,容易与实践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一些干部培训归来,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回到工作岗位却依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高质量培训必须跨越“知行鸿沟”,推动学习场域从教室延伸到火热的实践一线。要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战演练,让干部在模拟应对中提升决策能力。更要积极探索“实岗锻炼”“体悟实训”等模式,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消化理论、运用知识、锤炼技能,才能实现从“知”到“行”的深刻转化,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     干部教育培训严忌“形式主义”。效果是检验干部教育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若满足于办了班、发了证、完成了任务,陷入“为训而训”的形式主义,便失去了其本意。要健全训后跟踪问效机制,建立以实效为导向的评价反馈机制,将“学员满意度”和“能力提升度”作为衡量培训质量的关键标尺,不仅看培训期间的表现,更要看回到岗位后,是否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落实的举措和实实在在的业绩。善用多渠道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绩效比对等方式,科学评估培训长期效果,持续优化培训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培训-实践-提升”的良性循环,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生机勃勃、富有成效。


(作者:周涛)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