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践行俭以养德 锤炼干部本色

时间:2025-07-28  来源:评论网  作者:何乐   点击:0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以养德”更是历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以养德” 更是历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践行 “俭以养德” 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不仅是传承民族文脉的必然要求,更是锤炼党性修养、永葆公仆本色的现实需要。

俭以养德,是涵养清正廉洁的 “防腐剂”。 勤俭节约的本质是对资源的珍惜、对私欲的克制,其背后蕴含的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当前,少数干部出现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往往始于对 “小恩小惠” 的纵容、对 “人情往来” 的放任。践行俭以养德,就是要党员干部从点滴做起,在衣食住行中坚守朴素本色,在权力行使中摒弃特权思想,以 “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的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俭以养德,是厚植为民情怀的 “营养液”。 干部的 “俭”,从来不是个人生活的 “小事”,而是关乎群众感情的 “大事”。保持俭朴作风,才能始终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 —— 看到群众的急难愁盼时,才会舍不得把资金用在无关紧要的 “面子工程” 上;体会到群众的辛劳付出时,才会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焦裕禄同志一条被子盖了多年,却把全部精力投入兰考治沙;廖俊波同志常年住宿舍、吃食堂,却走遍闽北山区为群众谋发展。他们用 “俭” 的行动,诠释了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 的深厚情怀,也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俭以养德,是传承优良作风的 “接力棒”。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 “勤俭节约” 作为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从革命年代 “红米饭、南瓜汤” 的艰苦奋斗,到建设时期 “缝缝补补又三年” 的自力更生,再到新时代 “过紧日子” 的清醒自觉,简朴之风始终是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力量。今天的党员干部,虽然不再面临 “啃树皮、嚼草根” 的艰苦环境,但面对复杂的发展任务,更需要以俭朴作风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 反对铺张浪费,才能把更多资源用于发展实体经济、改善民生福祉。唯有让勤俭成为习惯、让朴素成为自觉,才能让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践行俭以养德,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中的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当以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为指引,让俭朴之风融入日常、化为自觉,在涵养品德中提升境界,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以过硬的作风书写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