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抓“反腐”必须“反复”抓

时间:2025-08-09  来源:评论网  作者:陈常国  点击:0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应初步显现并不断提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腐败问题如同“滚刀肉”,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其产生的土壤和条件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消除,只能经常抓、反复抓。反复抓“反腐”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人民的幸福安康,是确保反腐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我们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群众衷心拥护,赢得了全党团结统一,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在新代的征程中,反腐倡廉已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而“反复抓”反腐更是这一工作的关键所在。反复抓反腐,是基于当前复杂的形势和反腐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反腐败永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必须经常抓、反复抓”。

必须在学习教育上经常抓、反复抓。教育虽说不是“万能的”,但不进行教育或疏于教育是“万万不能的”。做好反腐工作,推进廉政建设,必须在学习教育上经常抓、反复。纵观和剖析腐败案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党员、干部思想出现滑坡,淡化理想信念、遗忘初心使命,产生侥幸心理,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党的纪律、理论政策等的学习理解和把握,思想之弦不断放松纪律防线逐渐模糊,从而发生了“由风到腐”的变化,最终由优秀干部变成“有锈”干部,沦落为腐败分子。要想党性强,必须常“修养”。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将理论学习党纪教育作为常修课“必修课”,一“课”一刻不能放松;各级党组织要通过班次培训、专题辅导、现场教学、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为党员干部打好“预防针”“清醒剂”,切实在学习教育中学思践悟常思己过、自我革命,切实筑牢拒腐防变、反腐“常”廉的思想防线

必须在制度落实经常抓、反复抓。制度是管理的基石,行动的指南,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执行制度,把遵规守纪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加强制度建设是反复抓反腐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先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多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筑起从严监督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铜墙铁壁”,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制度作为管理党员、干部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在制度建设上坚持因时因事制宜与时与实俱进,紧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部位和环节,科学研究制定制度,确保制度在管人管事上全覆盖。另一方面,在制度执行上要从严从紧,切实发挥制度保障、制度约束、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刚性作用对对漠然制度、无视制度,执“制”不严、有制不行者必须严肃处理,切实维护制度的规范性、严肃性。

必须在作风建设上经常抓、反复抓。作风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由风及腐”“风腐一体抓反腐必须抓作风、严作风,经常抓、反复抓。在“四风”中,无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都与“腐败问题”千丝万缕、息息相关。今年党中央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更好地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更加有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一旦放松就会反弹回潮。因此,必须有一股韧劲、一颗恒心,针对作风问题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一抓到底。强化监督执纪,保持高压态势,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将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健全风腐同查工作机制,深挖细查风腐同源、风腐一体问题。如此,长期坚持,反复抓、抓反复,才能防风防腐,确保党的肌体永葆生机活力。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