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评论网!
搜索

住房公积金改革为灵活就业者撑起“幸福屋檐”

时间:2025-08-09  来源:评论网  作者:陈文华  点击:0
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被视为稳定就业者的“专属福利”,而2亿灵活就业者却被挡在门外。此次改革直击痛点,通过取消劳动关系限制、简化缴存手续等举措,将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纳入保障网。如成都试点中,外卖骑手李强通过自主缴存,仅一年便申请到公积金贷款购置首套房,实现“城市扎根”的夙愿。

618日,新华社报道住建部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有36个城市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超百万人缴存,24万人圆了安居梦。这一改革突破传统就业形态的制度壁垒,以政策高度回应民生需求,以实践深度探索普惠路径,更以情感温度守护每一个劳动者的城市归属感。它不仅是住房保障体系的扩容升级,更是高质量发展中一个都不能少的民生承诺,为灵活就业者撑起幸福屋檐”。

长期以来,住房公积金被视为稳定就业者的专属福利,而2亿灵活就业者却被挡在门外。此次改革直击痛点,通过取消劳动关系限制、简化缴存手续等举措,将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纳入保障网。如成都试点中,外卖骑手李强通过自主缴存,仅一年便申请到公积金贷款购置首套房,实现城市扎根的夙愿。这启示我们:民生政策只有主动适应就业形态变革,才能释放更大包容性。

灵活就业者收入波动大、购房需求多元,政策落地需破解缴不起用不上的双重难题。各地探索差异化缴存比例、租房优先提取等柔性机制:重庆允许按季缴存,广州开通租房按月直付服务。更关键的是打通数据壁垒,将公积金与社保、纳税记录联动,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这些实践印证了制度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模式的创造性转化,让政策既保持稳定性又充满弹性。

要让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需构建缴存-使用-增值的良性循环。一些城市已试点公积金增值收益反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如苏州将部分收益用于筹建新市民公寓,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共生格局。未来还需健全风险共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对冲断缴风险。唯有将个体权益、市场力量与政府责任有机统一,才能让公积金制度在动态调整中永葆活力。

1991年上海首创住房公积金制度,到今日覆盖灵活就业群体,三十余年的改革史,正是一部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动注脚。这项试点犹如一把钥匙,既打开了千万劳动者的安居之门,更启示我们:治理现代化的真谛,在于始终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在破立之间寻找最大公约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当每一项制度都成为奋斗者的坚实后盾,中国式现代化的画卷必将绽放更温暖的光芒。

 


有帮助
--
没帮助
--
分享到:
下一篇:没有了